最近值得关注的几个新闻
全文 1765 字,读完仅需 4 分钟。
生活在当下,永远有追不完的热点,吃不完的瓜,世界杯还没结束,《创造101》来了,吃瓜的同时,有几个新闻值得留意下。
第一条是央行降准 0.5% ,释放 7000 亿资金,合法推进「债转股」,第二条是收紧棚改货币化。大家习惯性的认为这种国家政策的东西,离自己太遥远,选择性忽视。实际上,春江水暖鸭先知,适当关注下国家政策十分有必要,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一道道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前进的。
第一条什么意思?简单说就是这些年国家放水,企业从银行借了不少钱,但是现在企业还不了债了,国家怕导致金融危机,说干脆债也别还了,转成股份等分红,但是银行的钱是老百姓存进去的,等到要取钱时没钱怎么办,存款准备金就发挥作用了,降准 0.5% ,释放出来的 7000 亿,5000 亿就是用来给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做「债转股」的,2000 亿是让农商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,因为小微企业通常很难从银行贷款,少有融资渠道,政府这下要拉他们一把,别让他们倒了,贷了款好好经营下去。我暂时不太清楚会对我们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,观望之。
第二条更加值得分析下。我印象中,进入本世纪后,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城镇化拆迁,大概是 2001 年开始我所在的乡镇开始听说拆迁这回事。2014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棚改,什么是棚改,简单说就是对棚户区住房质量进行改造,拆迁,拆除原地重建,整修加固都是可选方式,中国的棚户区主要是建国初期的老房子,或者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单位房等,我印象中之前都是棚改实物安置,政府建回迁房,过渡期间政府提供补贴,现在是棚改货币化,拆迁直接给现金赔偿,不提供住房安置,自己去购买商品房,购房还会有相应补贴减免,我有个朋友家里就属于这类情况,50 平米城区老房子换附近 100 多平商品房,这对于楼市去库存效果极为明显。
在 2008 年全球金融金融风暴的背景下,中国提出「四万亿计划」,拉动内需,加速了棚户区改造,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,中国也是在那之后 GDP 加速增长。政府放水,人民币贬值,物价上涨,后遗症还是不少的。回到棚改货币化,就是你突然拿到一大笔钱,通常情况下攒很多年都攒不下来的数目,有钱了就会想着要消费,除非你是守财奴,不懂经济的规律的守财奴在这个时代,财会越收越少,钱是会贬值的,买房是目前中国最保值的投资方式之一,自然利好楼市。近几年全国房价都在蹭蹭往上涨,与这个关系相当大,一线城市房价从来不用担心,从 2014 年到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涨了几千甚至上万一平,买了房,就要装修,买家具,电器等,牵一发动全身,创造一个需求,连带着无数个需求,这么一分析下来,我不得不佩服政府,整套逻辑是闭环的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e0695wjv5v5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现在收紧棚改货币化会有什么影响,棚改还是会继续到 2020 年,这是提升老百姓住房质量的重要举措,但以后会是拆房给房,不再有那么多流动资金了,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看来是去的差不多了,这波涨价应该趋于平稳了,毕竟人口流入有限,特别是不少城市还是净流出状态。一线城市,强二线城市,刚需摆在那,该涨的还是会继续涨,努力工作,加紧挣钱。
作为湖南省会城市的长沙,最近推出限购政策,非长沙市户籍必须有两年社保才能买房,市外迁户口的必须落户满一年且有稳定工作,长沙户籍的也加入各种限制。这一政策严厉打击了炒房牟利党,我是相当认同房住不炒的,中国目前投资渠道太有限,而房价最保值,才引发如此多关于楼市的投资行为,而提供置业指南的所谓欧神借此道都能财务自由,我真心觉得这不是正常现象。今天见了多年未见的朋友,听他聊美国,他说他留学的城市,区区四万人口,配套设施如何完备,房、车都很便宜,相信未来中国有一天也会成为靠内需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,房地产业对 GDP 的贡献占比越来越小,摆脱从香港学来的这套土地经济的弊病。
以前觉得这些政策性的东西都与我没关系,不关注,也不会分析。现在通过一番了解和分析,遇到不懂就查 Google ,学到了一些常识不说,当完成一轮逻辑推演,是很有畅快感的一件事。中国依旧在高速发展中,变化很快,生活在其中,不关注政策变化,很可能错过机会,或者造成损失,现在看来,「四万亿」就是如此,毕竟,我蛤说过「一个人的命运啊,当然要靠自我奋斗,但是也要考虑历史进程」。
推荐阅读: